满分起名

熊字取名参考

熊
拼音xióng 注音ㄒㄩㄥˊ
部首灬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14画
康熙笔画(熊:14)画 部首 部首笔画4画 部外10画
五笔cexo 郑码zsru 仓颉ipf
四角号码22331 统一码基本区 U 718A 结构上下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水

吉凶寓意:吉

是否为常用字:是

姓名学:姓

取名含义

姓名学解释:胆识丰富,智勇双全,中年吉祥,晚年隆昌,荣贵之字。 (仅供参考)

起名意思:哺乳动物,体大,四肢短而粗,脚掌大,能直立行走。

取名寓意:熊字用着取名寓指强壮、有骨气之义,寓意吉祥又有内涵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3500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2%,男孩名字占54%,女孩名字占:46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熊字五行属性为水,根据五行水克火的原理,熊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火的字取名;

2、熊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óng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熊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熊字,晚辈忌讳用熊字取名。

熊同五行吉利字

熊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679   

〔古文〕𪏛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胡弓切,音雄。《說文》熊獸似豕,山居冬蟄,从能炎省。《爾雅·釋獸》熊,虎醜。《疏》醜類也。《書·禹貢》熊羆狐狸織皮。《詩·小雅》維熊維羆,男子之祥。

又赤熊。《爾雅·釋獸》魋如小熊。《註》今建平山中有此獸。俗呼爲赤熊。

又《史記·天官書》熊熊靑色有光。《山海經》槐江之山,南望崑崙。其光熊熊,其氣䰟䰟。

又山名。《書·禹貢》熊耳外方桐柏。《史記·黃帝紀》南至于江登熊湘。《註》二山名。熊卽熊耳山。

又《封禪書》南伐至于召陵,登熊山。

又《山海經》熊山有穴焉,熊之穴,恆出神人,夏啓而冬閉。

又西熊,侯國。見《史記·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》

又人名。《書·舜典》益拜稽首讓于朱虎熊羆。

又《史記·五帝紀》黃帝爲有熊。《韻會》有熊,國名。黃帝所都。

又《廣韻》亦姓。《左傳》賢者熊宜僚。又複姓。《左傳》楚大夫熊率且比。

又《集韻》矣㱡切。義同。《唐韻正》熊音羽陵反。春秋宣八年,葬我小君敬嬴。公羊穀梁傳𠀤作頃熊。頃音近敬,熊音近嬴。正義不得其解,乃云:一人有兩號。非矣。左傳昭七年,正義曰:張叔皮論云:賔爵下革,田鼠上騰,牛哀虎變,鯀化爲熊,久血爲燐,積灰生蠅王劭曰:古人讀熊于陵反。張叔用舊音也。熊當改入蒸韻。

又《集韻》囊來切。同能。《左傳·昭七年》晉侯夢黃能入于寢門。《釋文》熊亦作能。如字,一音奴來反。三足鼈也。詳肉部能字註。《集韻》或作𤠗𧰯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十】【熊部】熊

獸似豕。山居,冬蟄。从能,炎省聲。凡熊之屬皆从熊。羽弓切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熊,似猪的野兽。山居,冬眠。字形采用“能”作边旁,省略了“火”的“炎”作声旁。所有与熊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熊”作边旁。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熊獸,佀豕。山凥。

俗作居。

冬蟄。

見夏小正。

从能。炎省聲。

按炎省聲則當在古音八部。今音羽弓切。雒誥火始燄燄,漢書作庸庸。淮南書東北曰炎風,一作融風。皆古音之證。左傳正義曰。張叔反論云。賓爵下革。田鼠上騰。牛哀虎變。鯀化爲熊。久血爲燐。積灰生蠅。或疑熊當爲能。王劭曰。古人讀雄與熊皆于陵反。張叔用舊音。傅玄潛通賦與終韵。用新音也。玉裁謂。熊不妨古反于陵。要之反論必是能字。春秋左氏敬嬴,公穀作頃熊。葢炎熊嬴三字雙聲。

凡熊之屬皆从熊。

汉语字典

xióng

名词

1、(形声。从能,炎省声。能,“熊”。本义:动物名)

2、属于食肉目熊科(Ursidae)的一种大型笨重的哺乳动物

熊兽似豕,山居各蛰。——《说文》

熊虎丑,其子狗。又罴如熊,黄白文。——《尔雅》

黄能入于寝门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。字误能,按,罴即熊类之大而猛者,能拔树木,今俗谓之人熊。

3、有长而粗的毛,退化的尾,脚掌大,既食肉,也食果实和昆虫,虽然通常笨拙迟钝,也能在短距离内迅速行动,尤其是在崎岖或陡峭的地形上。又指使人感到像熊一样的人;特指在粗暴无礼、笨拙粗野、呆滞强壮方面。如:熊罴(熊和罴。指猛兽;常比喻勇猛之士);熊罴之兆(指生儿子的兆头);熊足(熊蹯、熊掌。熊的脚掌。一种珍贵的食品);熊席(熊皮坐席)

4、古代以熊皮为饰的箭靶

有熊侯。——《仪礼·乡射礼》

5、又如:熊侯(饰以熊皮的箭靶)

6、古州名

熊、谷二州在度内,不取,敦邻好也。——《新唐书》

7、姓

xióng

形容词

1、通“雄”。雄性

及赞戎律,熊武斯裁。——《北史·羊祉传》

2、软弱,无能。如:熊包;人熊被人欺,马熊被人骑

xióng

动词

斥骂。如:我把他狠狠地熊了一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