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古代煮食物的炊具,意为正当,大,庄重。取名寓意稳重大度,声名显赫,大名鼎鼎之人。古代烹煮用的器物。在人名中象征稳固显赫,寓意事业财运兴旺,名利双收。
言指言说、言论、言辞、语言。说话,语言。该字用于人名多指善于沟通、性格开朗之意,利于社交人缘亦有才华。
● 郑 拼音:[zhèng], 五行:火
郑(郑) zhèng
◎(鄭)
◎zhèng
◎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一带:郑人买履(讽喻那些只相信教条,不顾客观实际的人)。
◎姓。
◎笔画数:8;
◎部首:阝;
● 鼎 拼音:[dǐng], 五行:火
鼎(鼎) dǐng
◎dǐng
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,一般是三足两耳:铜鼎。鼎食(列鼎而食,指豪侈生活)。鼎镬。
◎锅:鼎罐。鼎锅。
◎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,是政权的象征:鼎彝。九鼎。定鼎。问鼎。鼎祚(国运)。
◎象征三方并立、互相对峙:鼎峙。鼎足之势。
◎大:鼎族。鼎臣。鼎力支持。
◎正当,正在:鼎盛(sh坣g )。
◎笔画数:12;
◎部首:鼎;
● 言 拼音:[yán], 五行:木
言(言) yán
◎ 讲,说:言说。言喻。言道。言欢。言情。言必有中(zhòng )(一说就说到点子上)。
◎ 说的话:言论。言辞(亦作“言词”)。语言。言语。言简意赅。
◎ 汉语的字:五言诗。七言绝句。洋洋万言。
◎ 语助词,无义:言归于好。“言告师氏,言告言归”。
【释义】郑《说文》:“奠字,古文以为郑字”,凡钟鼎古文皆借奠为郑字。其本义是设置祭祀。甲骨文中奠字的形状是案几上放一把酒壶,祭奉神灵。
【起源】公元前806年,周宣王姬靜将小弟姬友(谥号为桓公)封于郑(今陕西华县),建立西周的最后一个诸侯国。郑桓公于公元前773年把财产、部族、家属连同商人迁移到郐国与东虢之间,史称“虢郐寄孥”。其子郑武公攻灭郐国和东虢,建立新的郑国,都荥阳、新郑。郑国共历23君、431年,至郑幽公时,于公元前375年被韩国所灭,以国为氏。
得姓始祖:郑桓公
始祖地:河南荥阳
郡望堂号:荥阳、洛阳;博经堂、陇西堂
当今排序/人口:第21位/约1240万
宋版百家姓排序:第7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