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指看见,又指主张、见解。见识、高见。意为看到,看得出,会面,会晤等。在人名中引申为见识广博。
伊意为他、她、那个。《诗经·秦风·蒹葭》载:“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”取名寓意为美好善良,吉祥如意。伊人。在名字中多表示特别和喜爱,有利于广结善缘。
● 郑 拼音:[zhèng], 五行:火
郑(郑) zhèng
◎(鄭)
◎zhèng
◎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一带:郑人买履(讽喻那些只相信教条,不顾客观实际的人)。
◎姓。
◎笔画数:8;
◎部首:阝;
● 见 拼音:[jiàn], 五行:木
见(见) jiàn
◎(見)
◎jiàn
◎看到:看见。罕见。见微知著。见义勇为。见异思迁。
◎接触,遇到:怕见风。见习。
◎看得出,显得出:见效。相形见绌。
◎(文字等)出现在某处,可参考:见上。见下。
◎会晤:会见。接见。
◎对事物观察、认识、理解:见解。见地(见解)。见仁见智(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)。
◎助词,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:见外。见教。见谅(原谅我)。见笑(被讥笑)。
◎睹
◎见
◎(見)
◎xiàn
◎古同“现”,出现,显露。
◎古同“现”,现存。
◎睹
◎笔画数:4;
◎部首:见;
● 伊 拼音:[yī], 五行:土
伊(伊) yī
◎ 彼,他,她:伊说。伊人(那个人,多指女性)。
◎ 文言助词:下车伊始。伊谁之力?伊于胡底(到什么地步为止,不堪设想的意思)。
【释义】郑《说文》:“奠字,古文以为郑字”,凡钟鼎古文皆借奠为郑字。其本义是设置祭祀。甲骨文中奠字的形状是案几上放一把酒壶,祭奉神灵。
【起源】公元前806年,周宣王姬靜将小弟姬友(谥号为桓公)封于郑(今陕西华县),建立西周的最后一个诸侯国。郑桓公于公元前773年把财产、部族、家属连同商人迁移到郐国与东虢之间,史称“虢郐寄孥”。其子郑武公攻灭郐国和东虢,建立新的郑国,都荥阳、新郑。郑国共历23君、431年,至郑幽公时,于公元前375年被韩国所灭,以国为氏。
得姓始祖:郑桓公
始祖地:河南荥阳
郡望堂号:荥阳、洛阳;博经堂、陇西堂
当今排序/人口:第21位/约1240万
宋版百家姓排序:第7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