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àoyuánhào

邵袁号

综合得分98分(大吉)
  • 推荐度87%
  • 文化印象88%
  • 字性5

    0偏男中性9偏女


  • 推荐度66%
  • 文化印象77%
  • 字性3

    0偏男中性9偏女

名字详解

用字寓意

姓。长衣的样子。用于人名喻指外表出众,落落大方。

指号子、国号、年号。(háo)指大声哭、号叫。名位、名称。

含义解释

● 邵 拼音:[shào], 五行:金
邵(邵) shào ◎ 古地名,在今中国山西省垣曲县。

● 袁 拼音:[yuán], 五行:土
袁(袁) yuán ◎yuán ◎姓。 ◎笔画数:10; ◎部首:衣;

● 号 拼音:[hào], 五行:水
号(号) hào ◎(號) ◎hào ◎名称:国号。年号。字号。 ◎指人除有名、字之外,另起的别称:别号(如“李白,字太白,号号青莲居士”)。 ◎标志:记号。 ◎排定的次序或等级:编号。号码。 ◎扬言,宣称:号称(a.名义上是;b.以某名著称)。 ◎记上标志:号衣。号房子。 ◎命令:号令。号召。 ◎量词,用于人数:昨天去了几十号人。 ◎号 ◎(號) ◎háo ◎拖长声音大声呼叫:呼号。号叫。 ◎大声哭:哀号。号丧。号啕大哭。 ◎笔画数:5; ◎部首:口;

邵

姓氏渊源

【释义】邵的本义是古邑名。古时邵、召通用。邵来自召。召的本义是用酒肉宴请宾客。

【起源】周初大臣召康公,姬姓,因食邑于召(今陕西凤翔)称为召公或召伯。周武王灭商后,移封召国于河南济源西的召亭。后来召公奭之长子转封于北燕国,留在济源的次子仍称召公,三子南迁到河南南召。到了战国时期,住在今河南汝南和安阳的召氏,因避事,在召字旁加邑,形成邵氏。因召、邵本是一姓,古时通用。古籍中出现于汉代及其以前的人物大都为召氏,从三国开始则为邵氏。


得姓始祖:召(shào)公

始祖地:河南济源、安阳

郡望堂号:博陵、汝南、洛阳;安乐堂

当今排序/人口:第91位/约262万

宋版百家姓排序:第102位

邵袁号

更多名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