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áozhī

薄之理

综合得分94分(一般)
  • 推荐度79%
  • 文化印象80%
  • 字性3

    0偏男中性9偏女


  • 拼音
  • 繁体
    (理:12)
  • 简体
  • 笔划
    11
  • 五行
  • 推荐度97%
  • 文化印象97%
  • 字性3

    0偏男中性9偏女

名字详解

用字寓意

本义是往、到……地方去。后引申为代词、助词。《诗经·鄘风·载驰》载:“百尔所思,不如我所之。”取名寓意为文雅大方,谦和善良,福运相随。之乎者也,助词,用于人名多指人文采高超,知识文化渊博,该字有助于学习运。

意为雕琢、条理、道理、规律。道理、伦理、理智。在名字中多指为人和善、明辨是非之意。

含义解释

● 薄 拼音:[báo], 五行:水
薄(薄) báo ◎báo ◎厚度小的:薄片。薄饼。 ◎冷淡,不热情:薄待。 ◎味道淡:薄酒。 ◎土地不肥沃:薄田。 ◎肥浓厚深 ◎薄 ◎bó ◎义同(一),用于合成词或成语,如“厚薄”,“浅薄”,“尖嘴薄舌”等。 ◎轻微,少:薄礼。薄产。薄命。薄寒。薄酬。菲薄。 ◎不庄重,不厚道:薄夫。薄幸(负心)。薄情。轻薄。刻薄。 ◎轻视:鄙薄。厚今薄古。 ◎不充实,不坚强:薄弱。 ◎迫近:薄近。薄暮(傍晚)。日薄西山。 ◎古同“箔”,帘子。 ◎姓。 ◎肥浓厚深 ◎笔画数:16; ◎部首:艹;

● 之 拼音:[zhī], 五行:火
之(之) zhī ◎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 ◎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 ◎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 ◎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 ◎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 ◎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
● 理 拼音:[lǐ], 五行:火
理(理) lǐ ◎lǐ ◎物质本身的纹路、层次,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:心理。肌理。条理。事理。 ◎事物的规律,是非得失的标准,根据:理由。理性。理智。理论。理喻。理解。理想。道理。理直气壮。 ◎自然科学,有时特指“物理学”:理科,数理化。理疗。 ◎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、处置:理财。理事。管理。自理。修理。总理。 ◎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:理睬。答理。 ◎古代指狱官、法官。 ◎姓。 ◎笔画数:11; ◎部首:王;

古诗名句

西周·姬昌《系辞传上·第一章》

之理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。

含义解释

薄

姓氏渊源

【释义】薄,本义指草木交错,互相依存。引申有迫近、紧迫、依附、轻微、少量、贫瘠等含义。薄也同亳,同为地名。

【起源】1、出自姜姓,以国为氏。薄姓是姜姓的后代,上古时有薄国(今河南商丘北与山东曹县之间,又称毫),相传是炎帝后裔的封国,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,称薄姓。2、出自子姓,以邑名为氏。春秋时期,宋国有大夫被封于薄城(今河南商丘北),后代子孙以封邑名命姓,称薄姓。

得姓始祖:商汤

始祖地:河南商丘

郡望堂号:谯郡、雁门;格物堂

当今排序/人口:第337位/约14万

宋版百家姓排序:不详

薄之理

更多名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