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本义是往、到……地方去。后引申为代词、助词。《诗经·鄘风·载驰》载:“百尔所思,不如我所之。”取名寓意为文雅大方,谦和善良,福运相随。之乎者也,助词,用于人名多指人文采高超,知识文化渊博,该字有助于学习运。
童指小孩子,也指未成年的人。童真童趣,在名字中多指天真烂漫、初心不变之意。
● 洪 拼音:[hóng], 五行:水
洪(洪) hóng
◎ 大:洪水。洪大。洪福。洪荒。洪亮。
◎ 大水:山洪。蓄洪。分洪。
● 之 拼音:[zhī], 五行:火
之(之) zhī
◎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◎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◎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◎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◎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◎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● 童 拼音:[tóng], 五行:金
童(童) tóng
◎ 小孩子:儿童。童工。童谣。童话。童心。童趣。童真。
◎ 旧时未成年的仆人:书童儿。
◎ 没有结婚的:童男。童女。童贞。
◎ 未长成的:童牛(没长角的小牛)。
◎ 秃:童山。头童(喻人秃顶,如“头童齿豁”)。
◎ 古同“瞳”,瞳孔。
之童芄兰之支,童子佩觿。
《国风·卫风·芄兰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《诗经》中的一首诗。此诗描写一个童子尽管佩戴着成人的服饰,而行为却仍幼稚无知,既不知自我,又不知与他人相处。历代学者对此诗主旨的理解有很大分歧,有人认为是讽刺卫惠公,有人认为是赞美卫惠公,还有人说这是一首恋歌。全诗二章,每章六句。开篇即景起兴,不仅在于引起对“童子”佩饰的描写,还用“芄兰”的外露而不含蓄,隐寓童子的不成熟。诗人善于运用细节描写,“童子”外表的庄重掩饰不住内心的幼稚,其颤动的垂带就透视了全部的本质。
【释义】洪,从水、从共。从“水”,表明洪人生活在河道纵横的水边。
【起源】尧的臣子共工,任工师之职,后被流放于幽(今北京城西南)。他的后代先是姓共,后来又在共字左边加水,成为洪姓,此支血缘始祖为共工。另一支源于春秋时期。郑武公之子、郑庄公之弟叔段,因发动政变失败,逃到共国(今河南辉县),又称共叔段。子孙先以共为氏,后又在左边加水成为洪氏,此支血缘始祖为姬叔段。
得姓始祖:共工、姬叔段
始祖地:北京、河南辉县
郡望堂号:平山、宣城、敦煌;双忠堂
当今排序/人口:第97位/约240万
宋版百家姓排序:第256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