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àoér

廖珂儿

综合得分99分(大吉)
  • 拼音
  • 繁体
    (珂:10)
  • 简体
  • 笔划
    9
  • 五行
  • 推荐度97%
  • 文化印象97%
  • 字性8

    0偏男中性9偏女


  • 拼音
    ér
  • 繁体
    (儿:2)
  • 简体
  • 笔划
    2
  • 五行
  • 推荐度70%
  • 文化印象93%
  • 字性4

    0偏男中性9偏女

名字详解

用字寓意

指与玉相似的白色美石,取名用形容异非凡石,不同凡人。像玉的石头。在名字中多指品质高洁、生活美好之意,有利于家庭和睦。

指父母对儿女的统称,儿女对父母的自称。指小孩儿,年轻人,有孝心之人。

含义解释

● 廖 拼音:[liào], 五行:火
廖(廖) liào ◎liào ◎姓。 ◎笔画数:14; ◎部首:广;

● 珂 拼音:[kē], 五行:木
珂(珂) kē ◎ 玉名:鸣珂。珂雪(形容洁白如雪)。

● 儿 拼音:[ér], 五行:金
儿(儿) ér ◎(兒) ◎ér ◎小孩子:儿戏。 ◎年轻的人(多指青年男子):男儿。儿女情。 ◎男孩子:儿子。生儿育女。 ◎雄性的马:儿马。 ◎女 ◎儿 ◎(兒) ◎作助词(同前一字连成一个卷舌音):小孩儿。 ◎女 ◎笔画数:2; ◎部首:儿;

廖

姓氏渊源

【释义】《说文》:“廖,人姓”。作为姓氏,古时廖、嫪、飂通用。实际上廖姓就是由飂姓演化而来。《说文》:“飂,高风也。”高风即西风。

【起源】古代有两个蓼国:一个在今河南唐河县南湖阳镇,即古飂国,相传是黄帝己姓子孙叔安的封国,约于春秋时被楚国所灭;另一个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北蓼城冈,西周封置,是东夷族首领皋陶后裔的封国,为偃姓,公元前622年被楚国所灭。因古代蓼、飂、廖通用,所以,两个蓼国亡国后,子孙以国为氏,都称为廖氏。

得姓始祖:廖叔安(廖国国君)

始祖地:河南唐河、固始

郡望堂号:汝南、巨鹿;果烈堂、武威堂

当今排序/人口:第58位/约487万

宋版百家姓排序:第342位

廖珂儿

更多名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