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意为听从、孝敬、顺从。取名意为孝敬父母,传承祖业。孝敬,孝廉,指孝子、廉洁。
仁意为仁爱、仁义,古人把“仁”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。《论语·里仁》载:“子曰:‘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,不可以长处乐。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。’”取名意为品德高尚、博大仁爱,厚道多福。仁爱,仁义。在姓名中多指人的品行修为高。
● 常 拼音:[cháng], 五行:金
常(常) cháng
◎ 长久,经久不变:常数。常量(亦称“恒量”)。常项。常任。常年。常驻。常住。常备不懈。
◎ 时时,不只一次:常常。常客。时常。经常。
◎ 普通的,一般的:常识。常务。常规。常情。常人。平常。反常。
● 孝 拼音:[xiào], 五行:水
孝(孝) xiào
◎xiào
◎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:孝敬。孝廉(a.中国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,“孝”指孝子;“廉”指廉洁的人;b.中国明、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)。孝道。孝子贤孙。
◎居丧的事:守孝。吊孝。
◎丧服:戴孝。孝衣。
◎姓。
◎笔画数:7;
◎部首:子;
● 仁 拼音:[rén], 五行:金
仁(仁) rén
◎ 一种道德范畴,指人与人相互友爱、互助、同情等:仁义(a.仁爱与正义;b.通情达理,性格温顺,能为别人着想)。仁爱。仁政。仁人志士(仁爱有节操的人)。仁义礼智(儒家的伦理思想)。仁至义尽。一视同仁(同样看待,不分厚薄)。
◎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:核桃仁儿。
【释义】常,衣也。古时与裳同为一字,从巾、尚声。后来,裳和常二字的用法发生了变化。裳仍保持原来的意思,即裙。而常却引申为常规、经常、永恒之义,又上升为专门指法典和伦常、纲纪等,代表古代帝王的旌旗称为“常”,是一面绣着日和月图形的旗帜,表示帝王的地位与天地日月同存永恒。
【起源】黄帝居轩辕丘(今河南新郑),大臣常仪和大司空(掌管工程的官)常先之后,这是中国最早的常姓人物。西周卫国康叔支庶子孙食采于常邑(今山东滕州),以封邑为氏。
得姓始祖:常仪、康叔
始祖地:河南新郑、山东滕州
郡望堂号:平原、太原、河内;知人堂
当今排序/人口:第103位/约218万
宋版百家姓排序:第80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