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分起名

夭字取名参考

夭
拼音yāo 注音ㄧㄠ
部首大部 部外笔画1画 总笔画4画
康熙笔画(夭:4)画 部外1画
五笔tdi 郑码mgd 仓颉hk
四角号码20804 统一码基本区 U 592D 结构单一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土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姓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草木茂盛美丽,如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”。也有颜色和悦的样子,如“夭夭如也”。

取名寓意:夭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364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86%,男孩名字占45%,女孩名字占:55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夭字五行属性为土,根据五行土克水的原理,夭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水的字取名;

2、夭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āo或同声调阴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夭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夭字,晚辈忌讳用夭字取名。

夭同五行吉利字

夭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249   同文本:P1642   

《廣韻》於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於喬切《正韻》伊堯切,𠀤音妖。色愉貌。《論語》夭夭如也。

又草盛貌。《書·禹貢》厥草惟夭。

又少好貌。《詩·周南》桃之夭夭。

又災也。《詩·小雅》天天是椓。

又閎夭,人名。文王四友之一,武十亂之一。

又栢夭,馬名,見《列子》。

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烏皓切,音襖。未壯也。《禮·月令》孟春毋殺胎夭。《王制》不殺胎,不殀夭。《註》未生者曰胎,方生者曰夭。

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於兆切《正韻》伊鳥切。𠀤𣧕。《說文》屈也。《徐曰》夭矯其頭頸也。一曰短折也。《博雅》不盡天年謂之夭。

又《集韻》烏酷切,音沃。《山海經》軒轅國有諸夭之野。

又苦緺切,音歪。《白樂天詩》錢塘蘇小小,人道最夭斜。《自註》夭音歪,收入九佳。

又叶於糾切,音黝。《韓愈·韋夫人墓銘》歸逢其良,夫夫婦婦。獨不與年,而卒以夭。婦音阜。《歐陽修·蔡君山墓銘》退之有言,死孰爲夭。子墓予銘,其傳不朽。別作芺叐关。考證:〔《詩·小雅》夭夭是椓。〕謹照原文夭夭改天天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十】【夭部】夭

屈也。从大,象形。凡夭之屬皆从夭。於兆切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夭,屈身。字形采用“大”作边旁,像人扭头屈身的样子。所有与夭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夭”作边旁。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屈也。从大。象形。

象首夭屈之形也。隰有莀楚傳曰。夭,少也。桃夭傳曰。夭夭,桃之少壯也。凱風傳曰。夭夭,盛皃也。月令注曰。少長曰夭。此皆謂物初長可觀也。物初長者尙屈而未申。叚令不成遂,則終於夭而已矣。故左傳,國語注曰。短折曰夭。國語注又曰。不終曰夭。又曰。夭,折也。孟康注五行志曰。用人不以次弟爲夭。皆其引申之義也。論語。子之燕居。申申如也。夭夭如也。上句謂其申。下句謂其屈。不屈不申之閒,其斯爲聖人之容乎。於兆切。二部。按亦於喬切。古平上無異義。後人乃別之。

凡夭之屬皆从夭。

汉语字典

ǎo

名词

1、刚出生的兽或禽

毋覆巢,毋胎夭。——《淮南子》

畋不掩群,不取麛夭;不涸泽而渔,不焚林而猎。——吴伯箫《猎户》

2、初生的草木

泽不伐夭。——《国语》

3、另见 yāo

yāo

动词

1、(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头部屈曲的样子。本义:屈,摧折) 同本义

夭,屈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从大而屈其首,指事,申者,腰之直,夭者头之曲。

申申如也,夭夭如也。——《论语》

毋伐木,毋夭英,毋附竿。——《管子·禁藏》

2、又如:夭英(折断幼苗)

yāo

动词

1、短命,早死。未成年而死

少壮而死曰夭。——《释名》

不殀夭。——《礼记·王制》

夭寿不贰,修身以俟之。——《孟子·尽心上》

莫寿于殇子,而彭祖为夭。——《庄子·齐物论》

夭其稚枝。——清·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

夭梅病梅。

2、又如:夭札(遭疫病而早死);夭死(早死。又称作:夭枉;夭殁;夭命;夭殂;夭促;夭逝;夭绝;夭昏;夭谢;夭短);夭厉(因遭疾疫而早死)

yāo

形容词

1、茂盛

厥草惟夭,厥木惟乔。——《书·禹贡》

2、又如:夭秀(秀丽);夭桃秾李(茂盛艳丽的桃花、李花)

3、幼嫩;矫好

夭之沃沃,乐子之无知。——《诗·桧风·隰有苌楚》

4、又如:夭年(盛年);夭夭一对(好端端一对);夭娇(夭矫);夭夭折折(弯弯曲曲);夭绍(轻盈多姿的样子;曲折的样子);夭妍(美丽妩媚);夭桃(喻少女容颜美丽);夭秾(指美貌的女子);夭夭灼灼(形容茂盛而艳丽鲜明的样子);夭娜(婀娜。轻盈艳丽的样子);夭丽(娇艳美丽);夭饶(夭娆,娇艳美好);夭娆(娇艳妩媚);夭冶(艳丽)

5、通“杳”( yǎo)。昏暗

色夭不泽,谓之难已。——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。《定声》:“夭,借为杳。”

五藏已败,其色必夭,夭必死矣。——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

6、另见 ǎ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