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分起名

壮字取名参考

壮
拼音zhuàng 注音ㄓㄨㄤˋ
部首士部 部外笔画3画 总笔画6画
康熙笔画(壯:7)画 部外4画
五笔ufg 郑码tib 仓颉lmg
四角号码34110 统一码基本区 U 58EE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金

吉凶寓意:吉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姓,多用男性

取名含义

姓名学解释:双妻之格,刑偶伤子,晚婚吉利,中年成功隆昌,晚年劳神,忌车怕水。 (仅供参考)

起名意思:一般指大,有力,强盛,如豪壮之士,引申为,豪壮,豪杰,有抱负;指勇气和力量,如好心壮胆。

取名寓意:壮字用着取名寓指健壮、豪爽、有志之士之义,寓意吉祥又有内涵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41938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6%,男孩名字占65%,女孩名字占:35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壮字五行属性为金,根据五行金克木的原理,壮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木的字取名;

2、壮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uàng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壮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壮字,晚辈忌讳用壮字取名。

壮同五行吉利字

壮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243   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側亮切《正韻》側况切,𠀤莊去聲。《說文》大也。又彊也,盛也。《爾雅·釋天》八月爲壯。《易·卦名》震上乾下,大壯。《禮·曲禮》三十曰壯。《月令》仲冬之月,冰始壯。

又《史記·趙后傳》額上有壯髮。《師古曰》俗呼圭頭是也。

又《前漢·食貨志》貝有五種,一曰壯貝。

又傷也。《郭璞曰》淮南呼壯爲傷。

又醫用艾灸,一灼謂之壯。

又側羊切,音莊。亦姓。《晉語》趙𥳑子問賢人,得壯馳兹。

又《伏滔·望濤賦》宏濤於是鬱起,重流於是電驤。起沙渟而迅邁,觸橫門而克壯。俗从土作壯,省作壮,𠀤非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一】【士部】壯

大也。从士爿聲。側亮切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壮,强大。字形采用“士”作边旁,采用“爿”作声旁。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大也。

方言曰。凡人之大謂之奘。或謂之壯。尋說文之例。當云大士也。故下云从士。此葢淺人刪士字。

从士。爿聲。

側亮切。十部。

汉语字典

zhuàng

形容词

1、(形声。从士,爿( pán)声。本义:人体高大,肌肉壮实)

2、同本义

壮,大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壮,健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,或谓之壮。——《方言》

三十曰壮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

壮士,赐之卮酒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右贤王惊,夜逃,独与其爱妾一人,壮骑数百驰。——《史记·卫将军骠骑列传》

男气壮力。——《逸周书》

壮哉我中国少年。——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
三小姐长远勿见,好像壮仔点哉。——清·韩邦庆《海上花列传》

3、又如:壮浪(健壮);壮盛(强壮旺盛);壮勇(强壮而勇敢);壮武(强壮勇武);年轻力壮;兵强马壮;壮健(强壮,强健)

4、豪壮;豪迈

彼不知惧,而学壮语,此之不武,何能为也。——《晋书·谯刚王逊传》

七龄思即壮,开口咏凤凰。——杜甫《壮游》

5、又如:壮夫(豪壮之士,豪杰);壮思(豪壮的情思);壮情(豪壮的情怀、抱负);壮意(豪壮的意气)

6、勇壮

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。——《战国策·魏策三》

7、又如:壮武(勇壮,雄武);壮悍(勇壮强悍);壮毅(勇壮刚毅);壮辞(勇壮的言辞)

8、宏伟

克壮其犹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采芑》

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,非壮丽无以重威。——《史记·高祖纪》

9、又如:壮丽(雄伟华丽);壮制(宏伟的制作);壮图(伟大的志愿、计划)

10、坚实,坚牢

金绳铁索纽壮,古鼎跃水龙腾梭。——韩愈《石鼓歌》

zhuàng

动词

1、增强

《唐史拾遗》曰:“汝阳王王进尝于上前醉,不能下殿,上遣人掖出之。”王进谢罪曰:“臣以三斗壮胆,不觉至此。”——杜甫《饮中八仙歌·注》

2、又如:给他壮胆;壮声势

3、长成年,长大

男女当壮,扶辇推舆,相赌树下,戏笑超距,终日不归。——《管子》

4、以…为壮美;赞赏

单于壮其本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
何其壮也。——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
甚可壮也。——宋·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
识者壮之。——《明史》

5、伤。通“戕”( qiāng

姤,女壮,勿用取女。——《易·姤》

韩安国壮趾,王恢兵首,彼若天命,此近人咎。——《汉书》

zhuàng

名词

1、壮年。中国古代称男子三十为壮

少壮不努力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长歌行》

比后壮乃问其母。(壮:成年。名词在句中作动词用。长大成人。)——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

2、灸法术语

3、指艾炷灸中的计数单位。每灸一个艾炷,称为一壮

4、指艾炷。如大壮灸,即指用较大的艾炷施灸,小壮灸即指用较小的艾炷施灸

5、壮族的省称。原作“僮”